李晟文:明清时期来华耶稣会士的儒学观与传教策略


        时间:6月7日下午2:30-4:30
        地点:锡昌堂710室
        主持人:梅谦立 教授

讲座内容:
        基督教与儒学不仅分属东西两大文明,而且在宇宙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别,如基督教三位一体的至高之神与儒家经典中的 “天”、“帝” 概念之矛盾,基督教的创世论与儒学的 “理”、“气” 观念之冲突,基督教的原罪论与儒学的性善论之抵牾,等等。然而,这两种意识形态又有相似、相通之处,其中基督教强调的“爱”与儒家提倡的“仁者爱人”、基督教的服从观与儒学的忠孝观就有相似之处。此外,儒家思想为中国正统思想,影响深远,地位不可动摇。所以,尽管明清时期在华传教士对佛道抨击多不遗余力,但对儒学一般都表现得相当谨慎,其包容、认同乃至溢美之词见于多种传教士著述,从明末来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的札记书信, 到康熙时期入京的法国传教士李明的«中国近事报道»与白晋的 «康熙皇帝»,都可以看到这种记载。这种儒学观对耶稣会士的传教策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力图构建基督教与儒家思想的联系,减少来自民间尤其官吏文人阶层的阻力。如白晋的 «古今敬天鉴» 一书就大谈基、儒想通、相符的道理:“以中国经书所载之言,以证符合于天主教之道理”,“以经文、士俗、民俗应符相对着,以证与天主教之道理相合”。在具体实际中,耶稣会士对中国礼仪等习俗的宽容态度也是他们儒学观的重要体现 。总之, 耶稣会士在华传教政策与他们的儒学观联系直接而密切,值得深入研究。

李晟文教授简介:
        李晟文,1983 年毕业于湘潭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6 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获明清史硕士学位,1998 年毕业于加拿大拉瓦尔大学历史系,获历史民族学博士学位。目前为拉瓦尔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与魁北克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明清至民国时期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方面的研究,先后为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法国拉罗舍大学以及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大学聘为讲座或客座教授,前往讲学。在中西方出版有(含主编)五部著作与近五十篇论文,其中专著 «十七世纪法国耶稣会士在新法兰西与中国的传教策略 »同时在加拿大和法国出版,并名列 2001-2002 年度加拿大四部优秀法语版社会科学学术专著之列。


著作 :
1. «文化交遇与文化媒介:中西方与美洲传教士、萨满研究» (Rencontres et médiations entre la Chine, l’Occident et les Amériques: missionnaires, chamanes et intermédiaires culturels),李晟文、Frédéric Laugrand、彭南生主编,2015 年,拉瓦尔大学出版社。
2.«马 可 波 罗 以 来 的 中 国 、 欧 洲 与 美 洲 的 相 遇 与 交 流》(Chine/Europe/Amérique: rencontres et échanges de Marco Polo à nos jours ),李晟文主编 2010 年加拿大拉瓦尔大学出版。
3. «十七世纪法国耶稣会士在新法兰西与中国的传教策略 » (Stratégies missionnaires des jésuites français en Nouvelle-France et en Chine au XVIIe siècle),2001 年由加拿大魁北克市拉瓦尔大学出版社与法国巴黎的拉尔马丁出版社同时刊出。
4. « 清代文化—传统的总结与中西大交流的发展 »(南炳文、李小林、李晟文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 年。
5.«明史研究备览»(南炳文、李小林、李晟文主编),天津教育出版社,1988、1989 年。

论文:
1. «明末利玛窦两次北京之行的研究» (« Les deux voyages de Matteo Ricci à Pékin. Gagner la capitale de l'empire céleste », and Isabelle Landry-Deron (éd.), La Chine des Ming et de Matteo Ricci (1552-1610). Le premier dialogue des savoirs avec l'Europe. Paris : Cerf histoire/Institut Ricci, 2013).
2. «从沙忽略到利玛窦:早期来华耶稣会士遣使赴京传教策略的酝酿、演变与实施»,«国际汉学», 2012 年,第 22 期。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