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性哲学工作坊第1期 | 郑劲超:异质性理论在法国:从哲学到20世纪人文科学的进展
发布日期:2019-03-20
主题:异质性理论在法国:从哲学到20世纪人文科学的进展
主讲人:郑劲超 博士
主持人:邓伟生 副研究员
评论人:杨玉昌 副教授
时 间:2019年3月21日(周四)
下午15:00-17:30
地 点:太阳集团城娱8722锡昌堂420室
主办单位:太阳集团tcy8722实践哲学研究中心
【内容提要】
“异质性”是法国哲学中的关键概念之一。在法国近代哲学中,狄德罗通过“异质要素”的概念确立了一种普遍变异的哲学唯物主义世界观,而柏格森在反思科学和形而上学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种具有“异质性”的“绵延”概念,来澄清“数量差异”与“性质差异”之间的混淆。在20世纪法国的人文科学中,巴塔耶、结构主义和克里斯蒂娃对“异质性”概念进行了更加具体和深入的阐释,使“异质性”概念进一步深入到心理结构和社会结构的理论解释之中。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