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仙逻辑讲坛第十八期|纪志刚:“几何之学”何以感动中国:汉译《几何原本》研究的编史学分析
“几何之学”何以感动中国:汉译《几何原本》研究的编史学分析
题目:“几何之学”何以感动中国:汉译《几何原本》研究的编史学分析
主讲人:纪志刚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主持人:朱一文 太阳集团城娱8722教授
时 间:6月8日(周六)下午15:00
地 点:锡昌堂322室
腾讯会议:938-501-161
会议密码:75982
主办方:太阳集团tcy8722逻辑与认知研究所
主讲人简介
纪志刚,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教授,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通讯院士,曾任中国数学会数学史分会理事长。主要研究领域:数学史、数学与文化、中外数学知识的交流与传播。获得过上海交通大学首届“卓越教学奖”和首届“教书育人奖”。主持过上海市、教育部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译著《欧几里得在中国:汉译〈几何原本〉的源流与影响》获得科学文化与科学普及优秀图书佳作奖,专著《数学的历史》被译成韩语出版,专著《西去东来:沿丝绸之路数学知识的传播与交流》获得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立项,新作《文逾九章:吴文俊》入选“中国科技之魂”丛书。
讲座摘要
《几何原本》的翻译是一项卓绝的文化创造,梁启超赞誉此书“字字精金美玉,为千古不朽之作”。然而,译者的心路历程却不应被溢美之辞所遮蔽。一部西方科学巨著如何跨越语言屏障得以翻译?古汉语能否准确表达西方数学的逻辑推理?“几何之学”如何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得以传播?又怎样激发起中国学者的研究热情?“几何之学”对中国传统数学产生了什么影响?进而对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又有什么重要意义?
本次报告以数学编史学的视角,尝试从时空场域、研究纲领、叙事转向、文化影响四个方面切入这一历史事件,以期阐明《几何原本》的翻译历程及其“几何之学”对中国近代文明转型产生的深远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