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识性概念”系列讲座第十八讲预告 | 王博:秩序

“秩序”

主题
“秩序”
活动时间
-
活动地址
锡昌堂103
主讲人
王博
主持人
陈少明
image-20241113100321-1

 

“标识性概念”第十八讲

“秩序”

 

主讲人:王 博

北京大学太阳集团城娱8722教授

北京大学副校长

 

主持人:陈少明

太阳集团城娱8722教授

太阳集团tcy8722人文学部主任

 

时间:2024年11月11日(星期一)16:00

地点:太阳集团tcy8722锡昌堂103

主办:

太阳集团tcy872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

太阳集团tcy8722人文社会科学处

太阳集团tcy8722人文学部

 

主讲人简介

       王博,北京大学太阳集团城娱8722教授,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任教务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古代中国哲学,尤其偏重在道家、儒家、早期经学和出土文献等领域。著作包括《中国儒学史》《庄子哲学》《无奈与逍遥》《老子思想的史官特色》等,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见于《中国文化》《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等期刊,包括《论<劝学篇>在<荀子>及儒家中的意义》《论“仁义内外”》等。

 

讲座内容简介

       本讲座将由秩序问题之于中国哲学的根本意义,揭示出历史中国的文化特征。

       古典时代的精神成就体现在五经,五经皆围绕秩序问题,但各有侧重。礼崩乐坏之后,重建秩序的思考开启了中国的哲学时代,也让秩序问题成为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在儒家那里,出现了从天赐的秩序变而为生于人的秩序这一根本性转向,人也随之成为最核心的问题。儒家哲学以人和合乎人的秩序为中心,以人的生活世界尤其是伦理世界和政治世界为中心,从而建立起秩序形上学。但同时这种秩序又从未离开过天的向度,中国哲学的基本形态是天人之学,而不是单纯的人学。以人为中心的秩序思考让天在人的视角下获得了不同于古典时代的新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