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田哲学讲座第三讲预告 | 朱良志:走出象征沙漠——王思任《媚樵亭记》臆说
走出象征沙漠——王思任《媚樵亭记》臆说
讲座信息
主题:走出象征沙漠——王思任《媚樵亭记》臆说
主讲人:朱良志 北京大学太阳集团城娱8722教授
主持人:陈 畅 太阳集团城娱8722教授
时间:11月13日 星期三 19:00
地点:锡昌堂103室
主讲人简介
朱良志,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兼职教授,曾任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高级研究员,中华美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中国传统美学和艺术哲学研究,出版有《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真水无香》《南画十六观》《石涛研究》《八大山人研究》《传世石涛款作品真伪考》《四时之外》等著作二十余种,发表《不入四时之节》《中国艺术中非时间的“古雅”观》等学术论文两百余篇,曾获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等奖、中国美术奖、中国文联学术研究特等奖、吴玉章优秀学术成果奖、张世英美学哲学奖励基金学术成就奖等。
讲座介绍
《庄子》中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一只美丽的海鸟,落在鲁国近郊,鲁国的侯御将它捉来,供在太庙,给它听最美的音乐,吃太牢之美膳,但这只海鸟惶恐悲伤,不敢吃一口肉,喝一口水,几天后就死了。庄子说,这是“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如果以鸟的特性来养海鸟,就应该让它栖之深林,游之沙岸,浮之江湖,这样海鸟才能存活。
海鸟有个名字,叫“爰居”。《诗经》中说:“爰居爰处,爰笑爰语”。爰居,本指人的居所。人的居所与海鸟同名,暗含的意思是:鸟要在海天空阔中飞翔,马要在山林野旷里奔驱,爰居爰处——人类营建生命的家园,也要建在真性的土壤上。
本讲通过明末绍兴一位文章圣手,也是极具气节的士人王思任一篇《媚樵亭记》,来讨论中国艺术归复真性的思考。王思任说,“爰居宜远钟鼓”。离开“钟鼓”——外在知识、权威、名望等所附加的世界,续写“木石前盟”——生命的本然乐章,走出象征沙漠,才能实现“爰居爰处”的梦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