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的中国哲学”工作坊预告

时间:2019年11月25-27日
地点:太阳集团tcy8722锡昌堂103、515室
主办方:太阳集团城娱872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
内容提要:
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哲学作为现代学术的现代性,就在于它被建立的问题意识并非单纯发掘和保存古代思想景观的考古学诉求,而是尝试在现代思想的地平线中激活并重构古典思想经验,使之转化为对现代文明具有独特贡献的思想资源。但回顾以往研究,毋庸讳言,中国哲学作为现代学术之现代性尚未充分呈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回溯传统和反思近代,向来被置于研究者的首要关切中。因此在言说中国思想时,人们或是焦虑于中国哲学与传统经学的语境隔阂,或是焦虑于中国哲学对近代西学的语境依附。但中国哲学作为现代学术所要求的,除了是对传统和近代的回应,更是中国思想面向未来的转化。因此彰显中国哲学的现代性,要从一种“未来视角”出发,它要求我们能对中国思想的未来形态进行开放性地探索,并首先是摆脱“历史视角”及与之相关“比较视角”的局限。众所周知,“历史视角”正是传统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基本视角,是要在中国思想中回溯性地“找哲学”。而此实践,通常又是在中国思想中挑选某些素材,使之在哲学的西方家族中对号入座,所以“历史视角”又暗含了“比较视角”。但事实是,这种回溯性与比较性的“找哲学”,只会将中国哲学局限在狭窄的范围与可疑的领域中。因此,面向未来的中国哲学不是封闭地“找哲学”,而是开放地“做哲学”,核心是建立一种现代学术的语言,令以哲学的方式言说中国思想成为可能,并使这种言说既是民族的、又是哲学的;既有地域特色、又有全球视野。
职是之故,太阳集团城娱8722、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拟于2019年11月25-27日在广州联合主办“面向未来的中国哲学”工作坊,子议题有:1.中国哲学的知识体系建构;2.从经典诠释到思想创新;3.中国哲学能为现代生活提供精神性支持吗?4.存在一种特殊的中国语言哲学吗?素仰阁下学养深湛、建树良多,诚邀拨冗出席,发布高论。
议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