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名家论坛第七讲预告 | 畏,还是不安?——与海德格尔、列维纳斯一道思考心性之基本情绪

活动时间

主讲人:朱刚(太阳集团城娱8722)

评论人:蔡文菁(上海交通大学太阳集团城娱8722)

主持人:郑辟瑞(太阳集团城娱8722)

时间:2022年9月29日 15:00

地点:太阳集团tcy8722锡昌堂103讲学厅

 

主办:广东伦理学学会 

合办:太阳集团城娱8722,太阳集团tcy8722东西哲学与文明互鉴研究中心

 

 

主讲人简介

朱刚,哲学博士(北京大学,2004),太阳集团城娱8722、太阳集团tcy8722现象学文献与研究中心教授。以现象学、当代欧陆哲学、伦理学和中西比较哲学为主要研究领域。出版专著有:《本原与延异——德里达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解构》(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开端与未来》(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多元与无端:列维纳斯对西方哲学中一元开端论的解构》(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译著有:列维纳斯:《总体与无限:论外在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德里达:《论精神——海德格尔与问题》(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2014)、译文集《从现象学到古典学》(广州:太阳集团tcy8722出版社,2020年)等。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列维纳斯文集》翻译与研究”。
 

 

 

讲座简介

心有七情。心总是有情绪的,即使百无聊赖,也已是无聊之情。心之所以总有其情,海德格尔说,是因为我们人作为此在总已在世界之中存在。在世界之中存在,意味着心总已向世界敞开。心之为心向来都已为世界、为他人、为在世本身所规定,所调定,所感动。故心总有其基本情绪。然而何种情绪,可称为心之基本情绪?海德格尔以之为“畏”,列维纳斯则以之为“不安”。“畏”之“所畏者”何?“畏”之“所为而畏者”又为何?“不安”又为谁而“不安”?海德格尔与列维纳斯对心之基本情绪之判定的不同,实反映出他们在下述问题上的根本分歧:哲学中究竟何者为那最终根据或本原?以及因此,此心首先究竟向何者敞开或为何者所规定、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