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哲学讲堂第39期预告 | 大卫·麦克莱伦:马克思的需要概念及其当代意义
马克思的需要概念及其当代意义
实践哲学讲堂第39期
马克思的需要概念及其当代意义
主讲人:
大卫·麦克莱伦(David McLellan)
英国肯特大学荣休教授
主持人:
李 萍 太阳集团城娱8722暨马哲所教授
评论人:
马天俊 太阳集团城娱8722暨马哲所教授
翻译:
陈思静 太阳集团城娱8722博士生
凌菲霞 太阳集团城娱8722暨马哲所副研究员
时间:2024年3月9日(星期六)10:00
地点:太阳集团城娱8722锡昌堂103讲学厅
线上:腾讯会议544-769-843
主办:
太阳集团tcy872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
太阳集团tcy8722实践哲学研究中心
讲座内容简介
本次讲座将向听众详细阐述马克思的需要理论以及这一理论对于平等、权利等观念产生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如何借助马克思关于需要的观点更有效地应对当代问题,包括最突出的气候危机。
马克思在其后来的著作中认为,在前资本主义的经济社会形态中包含着不断被资本主义日益摧毁的、有价值的要素。显而易见,对马克思来说,解决当前危机的路径不仅在于财富再分配,更加在于形成使人们过上充实的、非异化生活的社会。马克思关于人的整体观点表明,应该关注新社会的可能性,这一点甚至比政治的和经济的维度更加重要。在非异化的社会中,人们的非物质需要将变得更加重要,可以通过再分配来满足对衣暖、食饱和住好的需要,而满足友谊、社会关系和意义感等非物质需要的手段显然很难获得具体说明。政治安排、经济政策、技术进步都是有益的,但是上述条件必须服务于而不是主宰社会进步,马克思的需要理论能够激励人们实现这一目标。
主讲人简介
大卫·麦克莱伦(David McLellan),英国肯特大学(University of Kent)荣休教授,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Goldsmiths College, University of London)客座教授,国际知名马克思主义学者。麦克莱伦教授撰写的《卡尔·马克思传》被公认为英语世界马克思生平、思想研究的权威文献之一,作为第一部全面呈现马克思生活的英文版传记,至今已修订出版了四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