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预告|韩思艺:“七克灵修”的本土化及反思

“七克灵修”的本土化及反思

主题
“七克灵修”的本土化及反思
活动时间
-
活动地址
锡昌堂708
主讲人
韩思艺 教授
主持人
梅谦立 教授
image-20240515101033-1

题目:“七克灵修”的本土化及反思

主讲人:韩思艺 教授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主持人:梅谦立 教授  太阳集团城娱8722

评论人:田书峰 副教授  太阳集团城娱8722

时间:5月16日(周四)19:00

地点:锡昌堂708

 

主讲人简介 

       韩思艺,兰州大学太阳集团城娱8722学士、硕士,香港浸会大学宗教及太阳集团城娱8722哲学博士。先后在中国政法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任教。现就职于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宗教研究院,教授,博导。中国宗教学会理事。加拿大学术季刊《文化中国》执行主编。出版专著2部:《从罪过之辩到克罪改过之道》、《信德与德性》;在《哲学与文化月刊》、《道风》、《宗教学研究》、《道德与文明》等期刊发表“上帝存在的中国式证明”、“明末清初的十架叙事”、“儒家幽暗意识的觉醒”、“克罪灵修与改过工夫的会通”、“民族的德性叙事”等50余篇论文。

 

 讲座内容简介 

       《七克》是明末清初的天主教文献中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其中所包含的“七克灵修”是基督教信仰实践在西方本土化的结果,至今仍是基督宗教乃至西方文化中活的传统。明末以来,《七克》曾在教界与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一些学者因为《七克》而皈依天主教,并为之作序应和,明末以来的基督徒学者在耶儒会通融合中,还对“七克灵修”做了中国化的发展,形成了中国化的克罪灵修叙事。通过考察“七克灵修”形成的思想传统,和其中所包含的教义教理,可以反思“七克灵修”的中国化发展脉络,以及其中尚所存在问题和有待完善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