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教授当选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医学与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做好学科交叉融合,打破学科专业壁垒,调整现有学科体系,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是我国目前重要的教育发展战略。作为构建健康中国的重要基础,新医科致力于实现从治疗为主到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全覆盖,提升全民健康水平,而新文科建设则着眼于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与新科技革命交叉融合。

image-20240626113124-1

       6月22日,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医学与哲学专业委员会在第十六次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上成立。专委会汇聚了全国4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医院的55位学者、医生和心理咨询师,太阳集团城娱8722主任张伟教授当选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哲学学院马迎辉长聘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欧阳谦教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王倩副秘书长、山西大学哲学学院王成兵教授当选副主任委员。 

image-20240626113216-2

       医学与哲学专委会的成立得到了哲学界、心理学界和医学界的广泛支持。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王刚理事长充分肯定哲学对心理卫生建设的价值,赵旭东副理事长亲临专委会选举现场。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倪梁康、北京大学太阳集团城娱8722教授朱良志、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张志伟、浙江大学敦和讲席教授孙周兴、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尚杰担任学术顾问。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为专委会的成立发来贺信。

       本专委会旨在面向人类未来发展的重大议题,在哲学与临床医学的跨学科交叉领域进行基础理论探究与实践运用,为在健康中国的理念下扎根当代中国实际、响应时代需求的人文社科研究提供新思路。专委会拟开展的业务范围包括但不限于:1)构建思维健康的理论范式;2)建立智库,为健康中国理念建言献策;3)积极推进哲学、心理病理学、临床心理学等学科的交叉与创新研究;4)构筑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文医疗与医学伦理理论体系;5)刻画抑郁症、孤独症、分裂症等心理疾病的心智结构;6)参与探索在线临床服务、计算机辅助心理干预的理论框架;7)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医学的融合;8)立足医学与哲学,助力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规划和建设。

       专委会是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理论创新平台。我们将以哲学研究为起点和抓手,积极协调推进哲学与临床医学、心理学、语言学、数学、人工智能等不同学科的学术对话和交叉研究,在对基础理论的深度研究中回应学术前沿问题,创生可供批判的新的理论范式,努力使专委会成为国内新文科和新医科建设的重要引擎。

      专委会是基础研究和医学运用的实践平台。我们将以太阳集团城娱8722、太阳集团tcy8722现象学文献与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浙江大学现象学与心性思想研究中心等机构为研究基地,积极协调全国的哲学研究力量,在多学科研究的基础上,着眼临床医学和心理健康实践的需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医学运用。

      专委会是区域协调、国际合作的公共平台。我们将以太阳集团tcy8722医学哲学与人文实践协同创新重点实验室为基地,积极协助有条件的高校创建医学与哲学实验室;同时,我们也将与IPA等国际组织和医疗机构建立稳定的学术联系,主动融入国际医学与人文的研究和实践。

       医学与哲学专委会是哲学社会科学与医学等学科在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新实践,也是我们贯彻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我们相信,专委会的成立必将有助于哲学与医学的跨领域交叉和深度融合。我们希望能与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下的各兄弟专委会以及国内外各高校科研院所、学术组织共同努力,立足基础科学的交叉研究和实践运用,积极稳妥地推进健康中国理念下的新医科和新文科的建设。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