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青年哲学沙龙预告|陆梓超:当代洛克式领土权理论的内部分歧与出路
当代洛克式领土权理论的内部分歧与出路
主题:当代洛克式领土权理论的内部分歧与出路
报告人:陆梓超 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太阳集团城娱8722(珠海)
评论人:朱佳峰 副教授
太阳集团tcy8722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主持人:卢俊豪 特聘副研究员
太阳集团城娱8722
时间:10月24日(星期四)15:00
地点:太阳集团城娱8722锡昌堂515
腾讯会议:333-115-741
报告人简介
陆梓超,太阳集团tcy8722历史学学士、哲学硕士,德国科隆大学哲学博士,现为太阳集团城娱8722(珠海)博士后、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分析进路的政治哲学,已出版德语专著一部,主持博士后基金项目一项。
评论人简介
朱佳峰,太阳集团tcy8722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分析进路的政治哲学研究,著有《告别政治义务:迈向一个新的正当性理论》,论文见于Journal of Moral Philosophy 、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世界哲学》、《现代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等期刊。
内容简介
作为当代政治哲学的重要议题,领土权理论追问国家对其领土所享有权利的规范性基础。基于对洛克文本的不同诠释,学者们提出了迥异的领土权辩护方案:斯泰纳主张,领土管辖权导源于个体自愿缔结社会契约而让渡其自然土地所有权,所有权已然包含了某种高阶的“元管辖权”并且为缔约后的社会成员继续持有;西蒙斯赞成个体让渡自然所有权奠立了领土管辖权,但主张个体在缔约时已将“元管辖权”让予国家;范德沃森摒弃上述两套方案而主张自然所有权的让渡对于领土权的正当性既非必要也不充分;奈恩则保留洛克的自然土地所有权理论,迈向一种集体主义的领土权辩护方案。本讲座对上述四种论证方案进行重构和批判性分析,并尝试性提出一种基于“社会实践”的领土权证成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