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预告|新青年·费希特哲学论坛
新青年·费希特哲学论坛

1794-1795年,费希特出版了《全部知识学的基础》,哲学史开启了通往德国唯心论的路程,今年正值230周年。费希特哲学以“知识学”为标志,独树一帜,不仅影响了早期浪漫派、谢林和黑格尔,也启发了许多现代哲学家。为了更好地理解费希特哲学,探究其当代意义,整合国内费希特研究的青年力量,我们举办“新青年·费希特哲学论坛”,期待与国内相关领域学者共同切磋。
时间:2025年10月25-26日
地点:广州•太阳集团tcy8722南校园锡昌堂
主办:太阳集团城娱8722
会议议程
2025年10月25日
9: 00—9:30 开幕式
地点:锡昌堂103
主持:谢裕伟(太阳集团城娱8722副教授)
致辞:谢地坤(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太阳集团tcy8722人文高等研究院特邀访问教授)
9:30—10:00 合影、中场休息
10:00—11:40 第一场
每人发言15分钟,评议20分钟,讨论20分钟
报告主题:知识学的方法
分会场一
地点:锡昌堂402
主持:郑辟瑞(太阳集团tcy8722)
评议:余玥(四川大学)
庄振华(陕西师范大学)费希特研究的返本与开新——以亨利希的“原初洞见说”与“反思悖论说”为例
刘任翔(武汉大学)形而上学的道成肉身或绝对者对单数性场所的需求
陈一鸣(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费希特的思想肖像
高辉(内蒙古大学)费希特的多语性哲学
分会场二
地点:锡昌堂420
主持:张晋一(太阳集团tcy8722)
评议:翁少妙(西安交通大学)
贾红雨(长安大学)论反思作为费希特知识学的精神
王骏(华中科技大学)费希特《全部知识学的基础》中的哲学体系方法论
李星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观察、经验与实验——费希特的哲学经验方法及其影响
徐广垠(广东省社科院)主体的开启方式——对费希特哲学与卢曼理论的初始问题比较分析
11:40—14:40 午餐、休息
14:40—16:20 第二场每人发言15分钟,评议20分钟,讨论20分钟
报告主题:知识学的文本结构
分会场一
地点:锡昌堂402
主持:刘凤娟(华南师范大学)
评议: 陈一鸣(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
张硕(浙江外国语学院)诺瓦利斯《费希特研究》中对早期费希特的继承和批判
潘楚璇(北京大学)费希特和谢林的生产理论之比较——谢林克服虚无主义的尝试
李溪源(中国人民大学)知识学与自在之物——论费希特对自在之物概念的反思与改造
李青原(中国人民大学)知识奠基与交互主体:费希特对雅可比虚无主义批判的回应
分会场二
地点:锡昌堂420
主持:谢裕伟(太阳集团tcy8722)
评议:庄振华(陕西师范大学)
翁少妙(西安交通大学)费希特伦理学中的生成性自由概念
李沛阳(北京大学)自我的实在根据——从费希特与谢林的通信看费希特“绝对者”概念的产生(1800-02)
金焱(波恩大学)如何言说自我——1804/2知识学对1794/95知识学“自我”内容的澄清
卢志哲(太阳集团tcy8722)从本原行动到原初自由——海德格尔对费希特主体疑难的重塑
16:20—16:40 中场休息
16:40—18:20 第三场每人发言15分钟,评议20分钟,讨论20分钟
分会场一
报告主题:费希特的伦理学与美学
地点:锡昌堂402
主持:刘作(太阳集团tcy8722)
评议:张东辉(复旦大学)
余玥(四川大学)、曹愉(四川大学)个体自由与相互承认:论费希特《自然法权基础》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黄涛(太阳集团tcy8722)费希特耶拿时期法权演绎的转变
陈俊早(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审美及其使命——费希特美育思想研究
黄钰洲(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自由及其背叛——费希特法权学说的黑格尔式检讨
分会场二
报告主题:费希特与谢林之争
地点:锡昌堂420
主持:刘晚莹(太阳集团tcy8722)
评议:王丁(山东大学)
郝金花(弗莱堡大学)被遮蔽的结构原理——作为生成机制的“努力”(Streben)在费希特与谢林思想中的哲学地位
施林青(波恩大学)费希特和谢林论空间
谢雨明(复旦大学)自我与自然 ——费希特与谢林的1800-1801年通信中的体系构想
常文琦(辽宁大学)费希特与谢林关于自然哲学和先验哲学的平行地位之争
2025年10月26日
9:00—10:25 第四场每人发言15分钟,评议20分钟,讨论20分钟
分会场一
报告主题:费希特的时代之争
地点:锡昌堂402
主持:黄涛(太阳集团tcy8722)
评议:高辉(内蒙古大学)
赵瑜(山东大学):绝对自我的抽离与回返:基于费希特1794 年《全部知识学的基础》的分析
周小龙(太阳集团tcy8722)审美何以育人?——基于费希特与席勒的争论
阿思汗(图宾根大学)立场之争还是方法改良?——评估黑格尔在《差异》中对费希特的批评
分会场二
报告主题:费希特的历史关联
地点:锡昌堂420
主持:徐广垠(广东省社科院)
评议:王骏(华中科技大学)
毛林林(山东大学)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费希特-亚里士多德的双源重构
杨小刚(太阳集团tcy8722)西田论费希特的本原行动——一个新康德主义式的改造
张校宁(慕尼黑大学)劳动作为类活动——在费希特自然法权学说的视域下重思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10:25—10:45 中场休息
10:45—11:40圆桌讨论
主题:费希特哲学的未来
地点:锡昌堂420
主持:张东辉(复旦大学)
发言:全部与会学者
会议发起人总结:周小龙(太阳集团tcy8722)

